? 湘網(wǎng)職院院通[2007]18號 ? 校屬各單位: 為迎接第十屆“挑戰(zhàn)杯”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,引導和激勵我校學生“崇尚科學、追求真知、勤奮學習、銳意創(chuàng)新、迎接挑戰(zhàn)”,進一步繁榮我校課外學術科技文化氛圍,培養(yǎng)大學生實事求是、刻苦鉆研、勇于創(chuàng)新的科學精神,發(fā)現(xiàn)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為、有潛力的優(yōu)秀人才,校團委決定在全校范圍內舉辦第十屆“挑戰(zhàn)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校內選拔賽。現(xiàn)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 一、比賽背景 “挑戰(zhàn)杯”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(以下簡稱“挑戰(zhàn)杯”)是由共青團中央、中國科協(xié)、教育部、全國學聯(lián)主辦的一項具有導向性、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賽活動,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的“奧林匹克”,每兩年舉辦一屆。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此項競賽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,1993年,江澤民同志為“挑戰(zhàn)杯”競賽題寫了杯名;李鵬、李嵐清、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競賽題詞;蘇步青、錢三強等許多著名科學家紛紛寄語競賽活動。 自1989年第一屆“挑戰(zhàn)杯”舉辦以來,“挑戰(zhàn)杯”競賽規(guī)模發(fā)展到包括港、澳、臺地區(qū)在內的全國1000多所高校,高校參與面達70%以上,已成為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領域中層次最高、規(guī)模最大、參賽范圍最廣的群眾性賽事,是當代大學生展現(xiàn)課外學術科技成果和綜合素質的重要舞臺,是國內各個大學展示教學科研能力和綜合實力的重要窗口。 我校參加了多屆“挑戰(zhàn)杯”競賽,并在比賽中獲得較好的成績,充分展示了我校學生課外學術活動的水平和風采,為我校贏得了榮譽。 第十屆“挑戰(zhàn)杯”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將于2007年10月在天津南開大學舉辦。為挑選優(yōu)秀項目和作品,做好參賽準備,我校將于2007年6月至2007年7月開展我校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選拔。 二、基本原則 1.參賽對象: 2007年7月1日以前在我校正式注冊的全日制學生。 2.作品要求: 參賽作品必須是2005年7月1日——2007年6月30日期間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,畢業(yè)設計和課程設計(論文)、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、國際競賽中獲獎的作品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(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舉辦的其它全國性競賽的獲獎作品)等均不在申報范圍之列。 3.作品類別: 申報參賽的作品須從實際出發(fā),側重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。申報類別分為以下三類: (1)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。參賽對象限本科生、專科生,作品分類如下: A.機械與控制(包括機械、儀器儀表、自動化控制、工程、交通、建筑等); B.信息技術(包括計算機、電信、通訊、電子等); C.數(shù)理(包括數(shù)學、物理、地球與空間科學等); D.生命科學(包括生物、農學、藥學、醫(yī)學、健康、衛(wèi)生、食品等); E.能源化工(包括能源、材料、石油、化學、化工、生態(tài)、環(huán)保等)。 (2)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。作品所屬領域限定在哲學、經(jīng)濟、社會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六個學科內(具體參考題目見附件三)。 (3)科技發(fā)明制作類。科技發(fā)明制作類分為A、B兩類: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、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;B類指投入較少,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(fā)明、小制作等。作品分類同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A—E類。 三、比賽步驟與進程 參賽步驟為作品申報、作品初審、作品完善、選拔作品參加湖南省及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階段。 1.各學院要在學生中廣為宣傳,積極組織學生參賽并安排校內選拔賽的各項工作。 2.參賽報名。比賽報名從本通知下發(fā)之日起,截止日期為2007年8月30日。以學院為單位進行參賽報名,確定申報項目,填寫《參賽報名表》報校團委。 3.作品制作。各參賽者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完善作品。 4.提交作品。各參賽項目提交結題作品。以各學院分團委(團總支)為單位統(tǒng)一交至校團委。 5.作品預審及完善。進行參賽作品預審。通過預審的作品,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進行針對性修改和完善。 6.作品終審。校競賽組委會將聘請學校相關專業(yè)的專家、學者和教授組成評審委員會,對參賽作品統(tǒng)一評審。 7.進行校內總結表彰,推薦獲獎作品參加第十屆“挑戰(zhàn)杯”競賽湖南賽區(qū)作品申報。 四、報名要求 1.參賽作品須經(jīng)本人或集體報名,有至少一名專業(yè)指導老師(或系)推薦。 2.凡報名個人作品的,報名者必須承擔報名作品60%以上的工作,作品上的署名作者均應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須也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;凡作者超過3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3人,但無法區(qū)分第一作者的項目,均須以集體作品形式報名。集體作品作者必須全為學生,且不超過5人。 3.每位報名者報名參賽的作品不得超過3件。 五、評審原則 1.參賽作品按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、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、科技發(fā)明制作共3類進行評審。 2.評審過程中以作品的科學性、先進性、現(xiàn)實意義和實用價值為基本評判標準。 3.評審分為預審和終審。由校競賽評審委員會負責評審。 六、獎項設置 1.個人獎項:
?競賽級別
獲獎情況
獎勵形式
標?
準
備 注
校?
級
特等獎:兩名
證書、獎金
待定
獎勵以獲獎作品為單位
?
一等獎:五名
證書、獎金
待定
二等獎:十名
證書、獎金
待定
三等獎:二十名
證書、獎金
待定
優(yōu)秀獎:若干
證書
無 ?2.集體獎項:優(yōu)秀組織獎若干。按照通知的相關要求,以學院為單位評比,主要以本次競賽中提交的論文數(shù)量以及最終獲獎的比例評選集體獎項。 七、活動要求 1.自報名之日起,參賽選手應經(jīng)常登錄挑戰(zhàn)杯官方網(wǎng)站及時了解本次活動的最新動態(tài)。 2.本次競賽堅持原創(chuàng)、嚴禁抄襲。否則,組委會視具體情況做出一定的處理,直至取消參賽資格。 3.申報作品必須嚴格按照競賽申報作品格式要求,具體要求見附件四。 4.本選拔賽最終解釋權歸湖南網(wǎng)絡工程職業(yè)學院團委。 ? ? 附件: 附件一:第十屆“挑戰(zhàn)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實施計劃(草案) 附件二:“挑戰(zhàn)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 附件三: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參考題目 附件四:競賽申報作品格式要求 附件五:參賽報名表 附件請到開放電子公務上下載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?? 湖南網(wǎng)絡工程職業(yè)學院 ??
二〇〇七年七月九日 ?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? ? ? 主題詞:挑戰(zhàn)杯?科技作品競賽? 選拔賽? 通知 湖南網(wǎng)絡工程職業(yè)學院辦公室???????????????????
2007年7月9日印發(fā) 錄入:田 泉??????????校對:李涌濤????????????????????共印5份 ?
???
二級菜單
關于開展第十屆“挑戰(zhàn)杯”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校內選拔賽的通知
日期:2007-07-12 00:00:00 來源:[db:出處] 瀏覽量:550

湘公網(wǎng)安備 43010302000938號